国庆档结束,电影到底咋了?

2024-11-18 18:04:35 20阅读

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总体上呈现“前调高昂,后劲不足”的特征,档期内单日票房在首日冲出近5亿后,次日票房环比下滑26.4%,第三日环比下滑16%。同去年相比,这个票房走势很明显:

2023年国庆档首日总体票房为3.68亿,但档期次日票房环比增长13.3%,第三日环比增长3.1%,到第四日才出现19.5%的下滑,直至第七日,国庆档单日票房体量才跌到2亿。

另外对比2021年和2022年,国庆档次日票房增长也都呈环比增长态势,且单日票房首次出现环比下滑时,跌幅也都在10%左右。

在此还需要强调一个背景:

今年国庆档平均票价创四年新低,平均票价不到41元(实际平均票价40.4元)。

即便如此,在某些电影被爆负评后,很多素人UP主还在网上吐槽“还我39.9的票钱”,大有“不值得”之感。

所以不妨先回顾一下国庆档“开市”之前整体市场观望和看好的趋势:

因为主旋律题材影片与国庆档的天然契合度,《志愿军:存亡之战》毫无疑问占据观影期待值前列。

此外《749局》也因较好的预售规模为观众期待,至于复仇爽片《浴火之路》、情怀之作《熊猫计划》、灾难大片《出入平安》、宁浩新作《爆款好人》等,按以往观影潮流也都该在今年国庆期间各展风采。

然而今年国庆档,很多电影“高开低走”,几乎复刻了暑期档的惨淡口碑。它也和暑期档一样,再无对“黑马”的期待。

01

逆转

10月7日,《志愿军:存亡之战》以8.03亿元的票房稳居国庆档榜首,票房占比38.1%,排片占比24.6%,上座率14.5%。

紧随其后的是《浴火之路》和《749局》、《熊猫计划》、《危机航线》,票房成绩分别为3.57亿、3.55亿、2.14亿和1.68亿(截止至10月7日晚间)。

总体上来说,国庆档无所谓“黑马”和“奇迹”,“撤档”与“逆转”倒是颇值得品味。

10月3日,电影《出入平安》与《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同日宣布退出国庆档,从往常电影撤档后再上映的境遇看,基本可以判定这两部电影的终局。

作为导演刘江江继《人生大事》后的又一部力作,《出入平安》在演员阵容和投资上比前者更“丰盛”,显然片方在体会到《人生大事》带来的惊喜之后,想在市场上再拿一杀。

然而这部影片终于在国庆档与观众见面后,却遭遇各种差评:

价值观陈旧、强行煽情、牵强生硬、故事凌乱……观众吐槽消化不良,在上映后的第三天,《出入平安》排片占比跌到5%以下,出于各种原因,《出入平安》选择撤档。

与它境遇差不多的则是宁浩的《爆款好人》,从点映开始,负面评价一直缠绕这部围绕“张北京”展开的北京故事。

巧的是宁浩在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红毯先生》也采取了撤档之举,结果同样有目共睹。观众这次选择采取较为强烈的措辞评价宁浩新作的“无力感”,纷纷表达对这位曾经用喜剧制造黑马的导演的失望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浴火之路》与《熊猫计划》两部影片,灯塔专业版对这两部电影的最终票房预测连续3日上调。

打拐复仇,暴击爽感,《浴火之路》基本锁定了国庆档亚军位置,但结合目前观众的反馈,这一成绩不仅是故事本身的原因,更要感谢“同行衬托”。

得益于“同行衬托”的还有《熊猫计划》,尽管影片质量褒贬不一,且成龙此前的《龙马精神》《传说》等屡遭负评,但其合家欢的观影属性,却在上映后展现出超出预期的成绩。

尤其是《749局》和《出入平安》持续被边缘化的时候,尽管《浴火之路》与《熊猫计划》相对守住了国庆档阵地,但要注意,对它们的惊喜本就建立在低预期上。

至于国庆前被媒体预测可能冲击10亿票房的《出入平安》,《749局》的失利简直如梦似幻——

国庆档首日预售开启,《志愿军:存亡之战》和《749局》预售票房迅速跻身前三,随后《749局》预售持续走高,不仅击败了《浴火之路》登上灯塔2024年国庆档预售票房榜冠军宝座,更在档期预售的最后一天以单日预售突破2000万+,总预售破6300万+的优异表现引人关注。在2024年国庆档的第一天,《749局》又以1.74亿的单日票房成绩夺得了国庆档的首个日冠。

然后,情况发生戏剧性逆转。

02

话题

不夸张地说,国庆档没有哪部电影能和《749局》产生的话题性相提并论。

尤其是因影片内容及质量产生的争议,促使导演陆川连续发博,将《749局》的负面口碑推至顶峰,10月2日—3日,单日热搜甚至一度超过《志愿军:存亡之战》。此后,《749局》累计退票观众达70万人次(截止至10月7日),在影史上着实罕见。

可谓“国庆娱乐话题一石,《749局》独占八斗。”

关于国产科幻(玄幻)电影的发展之路,今后另开一篇论述,在此不做多言。

只不过当陆导在持续接受“家人的爱”的同时,《749局》上映第二天就被《志愿军:存亡之战》拉下王座,第三天又被《浴火之路》挤出亚军位置。不仅次日的单日票房环比断崖式下跌55.7%,第三天跌幅依然保持在50%左右,票房不足4000万。最后终于被《熊猫计划》反超,相对于《危机航线》也不显优势。

至于《749局》依旧保持国庆档前列位置,依托的还是国庆前的预售成绩和国庆首日的全国观众贡献。加之整个国庆期间,导演携主演一直在全国路演,在一定程度上勉力支撑颓势。

至此,《志愿军:存亡之战》成为今年国庆档唯一一部单日票房连续五天保持破亿的影片,成为国庆档冠军也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然而同《浴火之路》和《熊猫计划》等影片相比,《志愿军:存亡之战》票房成绩的另一面,是观众在连续四年中,对该类型影片的审美疲劳,其社交话题属性与讨论热度较之往年大幅下跌。

在2023年国庆档期内,《志愿军:雄兵出击》最终累计票房不足5亿。

此次《志愿军:存亡之战》虽获国庆档票房冠军,然而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其揽收票房显然无法缓解明年该系列第三部的压力。尽管其获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然而助力其夺冠的原因,依旧是——

观众在这个国庆节里找不到更好的选择。

通过上座率可以发现,位列前三的国产电影,都没有出现口碑爆棚使上座率持续升高的趋势,甚至出现“逆口碑”现象,导致部分影片撤档,也让观众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吐槽。

尽管现在国庆档整体票房已经突破了21亿,然而从长远看,观众和市场愈发趋于冷淡。

通过排片占比,不难发现整个电影市场,依然是大部分观众在看小部分电影的状态,除了既定的合家欢喜剧、主旋律影片之外,犯罪悬疑、动作科幻存量太少,或只是“有”,但其产生的娱乐话题远比产品质量更引人关注。

而新类型电影如《只此青绿》,某瓣开分8.0,成为国庆档口碑最佳,累计票房突破3000万。对于目前已经被中国电影市场带偏口味的观众们而言,这属于一种值得肯定的类型片补充。换言之,虽然票房就排名前列的影片而言不甚理想,但换个角度看,观众和市场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做观影审美的自我调试。

至于是否还有这个时间留给国产电影?观众是否还愿意相信国产电影?

目前不得而知。

但有亿点值得担心的是:

2024年连续几个档期的电影市场成绩,对2025年春节档会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03

无奈

尽管行业内媒体及从业者很少公开正面“痛击”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顶多也只是呼吁大家多出新作、减少一些类型影片的投入,然而现在,大家终于要共同面对观众的大量流失和已经形成的对国产电影的不信任感。

正如今年国庆档连续几天的票房环比下跌,以及前述的“高开低走”,尤以某些电影场次占比及票房断崖式下跌的现象,一些本已有一定声誉的导演犯下了对观众极不负责的认知错误,更兼有无视观众真实诉求的作品屡屡充斥在本该创造出好成绩的档期中。

如果我们在每个档期内,看看“民间素人”UP主对现今国产电影的评价,不难发现观众的实际需求和电影产业上游环节与观众之间的严重脱节,尽管这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这种诉求我相信很多从业者早已知晓。

虽然国庆档内平均票价已经降到了41元左右,为什么观众依然没有形成旺盛的观影欲望呢?

价格下来了,难道不该是消费群体增长吗?

事实上今年国庆档电影的话题延展层面远不如去年,甚至在诸多话题中,部分电影负面口碑往往占多。从10月1日开始,很多社交平台对国庆档电影的话题度也以“烂”作为关键词。

直言不讳地说:

价格无论上下,质量依旧摆在那里。尤其是某些作品以严重的孤芳自赏的姿态,持续保持对观众的单向输出,无法实现与观众就影片感知度和思想主题上的互动。

即便是不与现实主义题材碰触的作品,也以其令人发指的故事逻辑和情境让观众产生崩溃。

甚至在面对问题时顾左右而言他,只在一个“小圈子”内“拓展”视野的行为,终究会让观众产生恶感,并直接导致民间舆论场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电影院,未来是否会步卡拉OK的后尘?”

这个问题早已在某乎和某瓣上形成各种讨论组。

当然,不妨在此只做一个假设:

也许电影市场本该回归到其应有的营收状态,此前高歌猛进的十年才是“不正常”的,无论是资本的搅动还是文化消费的习惯形成,都要回归到冷静阶段。

客观地说,目前几个档期的数据对2025年春节档直接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冲击,也许在未来两三个月后,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一些影片采取“撤档、提档”的举措,复刻今年几个档期内的影片轨迹。

谁来满足观众观影的情感诉求?

谁又是未来能够支撑电影市场的领军人物?

这些还是交给观众自行评判吧。


*
*